←圖片說明:全國電子運用「軟性」的溫情包裝,細膩描繪兩代間的親情,以「最感心」的訴求,將原本一個只是販售家電及電子產品的冰冷通路,塑造成一個古道熱腸,處處為升斗小民及清寒家庭思考的企業,也成為「吃軟不吃硬」的台灣觀眾最喜歡的廣告。
經常做在沙發前看電視的您,要不要猜猜,去年一整年,台灣一共有多少支電視廣告?
不怕您聽了會吐舌頭,答案是新舊加起來約一萬零三百多支!
只不過,在這些上萬支的廣告中,如果要選出一支你最喜歡的電視廣告,你會選那一支呢?
我不曉得你的電視廣告最愛是那一支,不過根據動腦雜誌所做的調查,2006最受歡迎的電視廣告是全國電子的「五十年來的第一次!─金榜題名篇」。
第二名則是白蘭氏蜆精的「幫身體吐吐沙─阿伯客廳講古篇」。
第三名則是中華電信的「打來打去都在中華電信裏─訂婚篇」。
它們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─都是採用「軟銷」〈Soft-sell〉的溫情式訴求手法,以充滿人味的劇情及故事,將產品的消費利益,軟性的置入到廣告中,在潛移默化中贏得觀眾的好感及信任。所以才能從一年上萬支的廣告中脫穎而出,成為萬中選一的高喜愛度廣告。
我覺得這裏頭,透露著幾個蠻值得玩味研究的訊息─
1.在前三名乃至這十支最受歡的電視廣告中,沒有一支是自吹自擂、傾倒硬塞、理性解說產品說明的「硬銷」Hard-sell〉叫賣訴求手法。可見觀眾對於大聲疾呼、自賣自誇或連珠砲式推銷的硬性廣告,基本上是沒什麼好感度的。
2.電視上一堆名人代言廣告看似能引起注意,但並不等於能獲得觀眾的青睞與喜愛!如果只是花大錢找名人,來當廣告花瓶,或在螢幕前拿著產品侃侃而談掛保證,觀眾並不見得會因「愛屋及烏」的名人效應而埋單。一窩蜂找一個當紅的名人去代言,也反而可能會因跟風無新鮮感而被觀眾當路人甲。這可從2006最受歡迎的十支電視廣告中,沒有一支是名人代言的廣告,可見一斑。
3.在當前兩黨吵嚷不休,人民苦悶指數高及虐兒吸毒,人性疏離的社會氛圍中,在演出中能呈現台灣傳統人性家庭價值的、能溫暖幸福的、幽默有趣的、正面陽光的廣告,因為有著「寄情效應」的向光面,觀眾的接受度、印象度及好感度都特別高。可見做廣告,不能只埋頭苦幹,閉門造車。留意社會情勢下,全民內心的潛在傾向,反而會因勢利導,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4.國內廣告公司要加油了!2006年最受觀眾喜愛的廣告,居然是出自客戶手筆,而非廣告公司的創意!十支最受歡迎廣告中,也有兩支是國外的廣告公司拍的!加上全國電子「最感心」的強勢效應,反映的是廣告公司創意人,不能在困守創意象牙塔裏,為著創意而創意〈2006年由廣告人自己關門選出的時報電視廣告金像獎「全聯福利中心─找不到篇」在觀眾票選中只名列第七〉。創意人要能從高高在上的雲端走向凡間,在世俗中雕琢好創意,才能讓曲高和寡、孤芳自賞的好廣告,與觀眾眼中的好廣告,不再有巨大落差。
一年以後,誰又是萬中選一的2007年最受觀眾歡迎的好廣告呢?但願「吃軟不吃硬」,能提供創意人跟台灣觀眾「搏感情」的「醒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