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肯德基爆漿卡士達蛋撻廣告大張旗鼓號稱找來「新宅男第一女神」豆花妹–蔡黃汝來飾演「爆料女郎」,以帶出蛋撻的「爆漿」賣點,不過片中的她千呼萬喚始出來,卻眼戴大墨鏡,嘴矇大口罩,把可愛少女給演成了「受虐少女」,反而是可惜了豆花妹的廣告處女作。也難怪會讓許多宅男失望高喊「還我豆花妹來」!
▲Teaser高調的大玩「爆料」預告,可是最後廣告所爆出來的卻是虛張聲勢,乏善可陳,也不勁爆的料時,不論蛋撻爆漿,再怎麼爆噴,最後總是會讓人覺得虛晃一招,雷聲大雨點小!
欲欣賞肯德基爆漿卡士達蛋撻廣告(豆花妹爆料篇)請點選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anbnA6jg_A
記得大約在十年前,台灣曾掀起一陣「蛋撻旋風」,那時不分男女老少,不管晨昏午晚,大家都瘋著排隊買蛋撻,也造成大街小巷,開了一窩蜂的蛋撻店。只是好景不「長」,就在盲目跟風加惡性競爭之下,蛋撻瘋來得快,去得也快,才不過一年光景,在人氣及買氣快速退燒之下,乏人問津的蛋撻店也就此一家家的關門大吉!
失寵的蛋撻,在台灣沉寂好一陣子。直到有一年,趁著月餅在中秋送禮市場的式微,肯德基趁勢打出「月餅不要再來,改送蛋撻」的訴求,才又重新燃起「蛋撻族」吃蛋撻的熱情及商機。雖不足以與之前全民吃蛋撻的狂潮相比,但卻造就了蛋撻在台灣敗部復活的契機,也使肯德基蛋撻就此一支獨秀的成為「葡式蛋撻名品店」,開啟和肯德基炸雞,並列為肯德基兩大人氣招牌商品的時代。
為了維持「葡式蛋撻領導品牌」得之不易的定位及地位,也為了製造市場追隨者的障礙,肯德基不斷在口味上推陳出新,從原味蛋撻、卡布其諾蛋撻、大納言紅豆蛋撻、大納言紅豆麻糬蛋撻、巧克力摩卡蛋撻、北海道牛奶軟凍蛋撻、比利時輕可可蛋撻、到新近推出的「爆漿卡士達蛋撻」等,藉由新口味,不斷挑動「蛋撻一族」喜新嘗鮮的味蕾外,也搭配「熟客券」的推出,刺激用量,鞏固品牌向心力,為自己築起難以撼動的「蛋撻城堡」。
同時肯德基也深知,無論是啃炸雞或嗑蛋撻,消費者除了在享受熱騰騰的出爐美味外,也在分享親朋好友圍坐一桌「動手又動口」的歡樂氛圍,所以廣告也始終不改幽默調性去娛樂觀眾。
可惜的是肯德基的蛋撻廣告,和肯德基炸雞以前大兵滿地打滾的「這不是肯德基」,和搭個電梯一桶炸雞,全被趁黑摸光的「外帶全家餐」等的笑點功力相比,始終顯得有些差強人意。
就像肯德基這支「爆料篇」的蛋撻廣告,把一口咬下去會「爆漿」的產品賣點,轉化成「爆料」的表現切入點,以彰顯滿溢著牛奶卡士達醬的商品特點,看起來雖蠻有趣點。「爆料」這兩字,也可領會肯德基想表現爆漿卡士達蛋撻大口咬下,所擠爆出來的是真材實料的意涵。不過在當今「爆料」記者會,可信度本就疑信參半又負面多於正面之下,用的又是仿新聞採訪的「控訴」畫面,雖是想幽己一默,但還是讓人為其捏了把冷汗。
廣告大張旗鼓找來號稱為「新宅男第一女神」的豆花妹–蔡黃汝來「爆料」,用甜心來詮釋甜點,用意本是好,不過片中的她卻眼戴大墨鏡,嘴矇大口罩,不見她本人的甜美可愛。千呼萬喚使始出來,猶抱琵琶半遮面,感覺已是雷聲大雨點小,又被「爆漿」而出的卡士達醬給噴個滿臉,雖說演什麼本就該像什麼,但把可愛少女給演成了「受虐少女」,反讓人覺得有些可惜了豆花妹的廣告處女作。
特別是在看完豆花妹高調的「爆料」Teaser預告後,最後廣告所爆出來的卻是虛張聲勢,乏善可陳,也不勁爆的料時,不論蛋撻爆漿,再怎麼噴,虛晃一招又不如預期的失望,多少還是會掩蓋住肯德基「爆漿卡士達蛋撻」的好吃口感。
不過即使如此,我還是蠻欣賞,肯德基廣告一路走來,從生活中找素材,又幽默以對的態度,起碼它的出發點,是為了帶給觀眾歡笑。只是,幽默不等同於搞笑,想讓人會心一笑,反應不只要冷不防的出人意料,也要在「急轉彎」的語句設計中注入有「爆」點的笑「料」(註)。
我想若是豆花妹在抹去臉上的牛奶卡士達醬時,能夠幽幽的說:「我現在終於瞭解男生,為何這麼喜歡爆『乳』了!」應該更能一語讓人笑體卡士達蛋撻的爆漿之妙吧!
(註)舉個跟吃,也跟記者會有關的幽默例子,來跟看倌解釋為何幽默要「句」備出人意料與爆點笑料–
達賴喇嘛來台訪問,有位記者問他:「佛教不是有過午不食的說法?」(過中午不吃)
達賴說:「有!」
記者又追問:「那萬一肚子餓了怎麼辦?」
只見達賴一臉正色的說:「就去廚房偷吃呀!」(這就是冷不防出乎意料的回答)
出人意表又充滿赤子之心的回答,語畢,立即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