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←畫面說明:全家圍爐的畫面,在新年應景廣告中屢見不鮮,讓人感覺新年廣告演來演去,就是那幾套公式。


 


   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!


 


    每年到了這個時候,一些靠新年來賺錢的廠商,如:食品、飲料及賣場等,就會開始大打所謂的新年應景廣告。一兼二顧,一方面替品牌形象加分,加深好感度,另一方面,也順便把產品包裝進去,達到促購的目的。


 


    不過這幾年看下來,我總覺得新年應景廣告,都有點江郎才盡,敷衍了事的味道,拍來拍去,總是換湯不換藥的公式,畫面不是在門前放鞭炮、就是全家圍爐,左鄰右舍拱手道揖說恭喜,要不然嘛就是按門鈴訪好友送好禮。好像廣告是為了應景,創意也樂得應付。


 


    有人會說,過新年不就是這樣嗎?返鄉、團圓、圍爐、吃年夜飯、發紅包、回娘家、訪友走春....,廣告不演這些,要演什麼呢?問題就在這裏,當創意人及客戶腦海中的過年,想來想去都只有這些窠臼畫面,也難怪廣告拍出來的,也就是這些流於流水帳的浮面表現。


 


    當然有人也會問,過年廣告不這樣拍,難道還有其他的拍法嗎?


 


    如果各位五、六年級生不健忘的話,以前有個海苔品牌高崗屋,找來一群小朋友抱著海苔在鏡頭前說「好久不見」〈讓我想起一堆從小一起長大的老朋友及老同學〉,既沒有招式用老的放鞭炮、貼春聯和圍爐,可是感覺不也很特別,也很純真自然嗎?


 


    或者像全國電子,一個心疼愛女的老爸在過年的前夕,遠從南部帶著用分期優惠買的小家電,到台北來看她那在外打工,自食其力而忙的不可開交的女兒,還順便把她住的小宿舍給清掃了一番,讓深夜返家見狀的女兒感動莫名。也讓人看到一個很不一樣,描繪深刻,又很溫暖的過年廣告。


 


    就像在很多過年的廣告中,很多人老喜歡用高速公路的車水馬龍,或火車車廂擠得水洩不通的畫面,來演出異鄉遊子急切返鄉的心情。可是有時我覺得這些都比不上,幾個原住民青年背著揹包,提著伴手,在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山壁上,揮汗攀上爬下,翻山越嶺,只為急切趕回部落中與家人團聚的畫面,來得更感人也更有創意。


  


   同樣是過年,每個人身邊都有挖之不竭,取之不盡的新年故事。只要換個心態,不要每逢過年過節,就用行禮如儀的公式去找故事、想創意,相信過年廣告在銓釋台灣的年味之外,還是可以很有看頭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案達人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