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欣賞保力達啤兒綠茶〈女教官篇及男交警篇〉請點選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opaGQJTB60U


 


    啤酒加綠茶,說起來不是新流行!因為在台灣,開啟這兩種飲料混搭風的開山始祖,是海尼根綠茶,而不是保力達〈即使他們早就是掺酒飲料的專家〉!


 


    只是跟風的保力達卻有本事後發「鮮」「試」,讓許多年輕消費者,在看完廣告後,就跑去7-Eleven的貨架上拿。


 


    有人將其歸功產品有賣點!有人則說是因廣告有逗趣十足的笑點!也有人說不過是想搞清楚,到底是「啤兒」還是「綠茶」的疑點!但在我來看,這都不是促使消費者採取試飲行動最關鍵的點....。


 


    首先,雖然啤兒綠茶廣告打出「雙重解渴」的賣點。但對啤酒族來說,酒精含量只有5趴的啤兒綠茶,喝了就算能解渴,也解不了癮!況且愛喝綠茶的人,也不一定全是啤酒的愛好者!所以產品雖是撥著1+A的如意算盤,但不一定就此能挖到兩邊的市場,更別說是開闢1+1大於2的戰線!


 


    至於廣告裏的男交警與女教官,雖有喝完飄飄欲仙的誇張笑點,但那只是吸引收看,引發好奇的入場券,觀眾信不信,也在未定之天!


 


    就算是「啤酒」或是「綠茶」的口感疑點,或有可能讓某些消費者為了一探究竟而掏錢去嘗鮮,但對所有人來說,這個答案也未必像想知道「扁家的瑞士存款從那邊來?」那麼優先!


 


    但保力達在行銷上,向來很聰明的一點,就是懂得運用流行語句的手法,去創造流行話題的「同儕效應」─你沒喝過這瓶飲料沒關係,但當你在教室或辦公室,被同學或同事問起啤兒綠茶「是啤酒?還是綠茶?」,而你卻因答不上來而遜掉時〈這是許多年輕消費者覺得最沒面子的事─流行落伍〉,自然就會產生群體認同被邊緣化的心理危機。畢竟在高度的個人化傳播社會裏面,流行資訊也是一種電子識別證,當你通不過這個識別,就等於無法進入群體話題及網路社交的大門。


 


    換句話說,很多年輕消費者,並非為了女教官頭上的啤酒花,或男交警頂上的綠茶而去喝它,而是為了取得加入群體流行話題的「進場門票」而去買它!


 


    君不見為了促使大家去「買門票」,保力達在女教官篇的影片裏,不就祭出對比性與威脅性的畫面,來催眠並暗植這個印象嗎?如:班上同學人手一罐,暗示同儕現時的流行與多數認同。而如果你還沒喝,或還不知道,那你就會跟那個故步自封,後知後覺的LKK保守女教官〈教官及警察都是反流行的視覺象徵〉一樣當眾出糗,而且還糗大了!


 


    這點就跟保力達製造「味噌湯加貢丸,蚵仔煎加蛋不加蚵仔」的「流行通關密語」有異曲同工之妙!當你如果唸不出來,小心就跟那語無倫次,跟不上眾人的蚵仔煎老闆一樣,被一堆同學〈代表群體認同〉給群起嘲弄!


 


    所以啤兒綠茶廣告切入的消費利益,其實並不在於口感的「好喝」〈好喝是每個飲料廣告的標準配備,一定要演,差別只在於怎麼演〉,而在於「我喝了之後,就可以加入同儕,走在流行話題分列式裏」的從眾心理〈所以做廣告,怎能不學如何精準正確去找出消費者真正care的利益呢?〉。


 


    而這也再次說明,產品利益並不等同是廣告要演的消費利益。倒是產品都可以混搭了,廣告的表現戰略、概念、想法與手法,也要跳出想當然爾的窠臼,試著多多去混搭看看,才能令觀眾耳目一新,感覺很鮮!


 


    至於愛喝綠茶,也愛喝啤酒的我,有沒有去買啤兒綠茶來嘗鮮呢?我承認有!口感雖不錯,只是比起正港的綠茶或啤酒,口味喝起來倒不是意猶未盡,而是意「有」未「竟」,很難讓我產生續購行為再去買第二罐!混搭這東西,縱然有時會像紅豆粉稞一樣是絕配,但也不是每種跟風混搭,或亂混亂搭的組合都有機會成為眾人皆愛的口味!只不過廣告人也別心碎,啤兒綠茶縱然無法令人醉,但那絕對是廣告的非戰之罪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案達人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